- Apr 23 Wed 2014 17:06
鑽石Diamond-原石的產出過程
- Apr 23 Wed 2014 17:04
鑽石Diamond-D/IF 全美鑽石究竟有多珍貴? GIA 每年鑑定 500,000顆一克拉鑽石只有2500 顆是D/IF 或D/FL
- Apr 22 Tue 2014 15:25
鑽石Diamond-卓越雜誌297 - 亞帝芬奇 擁有鑽石的夢想實現
女人愛鑽石,但令人望塵莫及的高價位,常阻礙女人實現夢想,「妳還沒有鑽石嗎?」女人一生一定要擁有一顆鑽石,現在已經不再是口號,市面上出現以國際設計大賞為方向的珠寶品牌——亞帝芬奇,就以平價奢侈品的路線,實現女人們的夢想。
- Apr 22 Tue 2014 14:49
鑽石Diamond-完美車工?
- Apr 22 Tue 2014 13:56
鑽石Diamond-鑽石等級對照表GIA AGS HRD
- Apr 22 Tue 2014 13:41
鑽石Diamond-人造鑽技術增進,鑽石還能保值嗎? 選擇專業信時的鑽石品牌為購買第一要點
1. 人造鑽石技術研發已進行多年,先進國家如美,德,瑞,韓,俄等多由政府或民間基金投入研發. 台灣於5年前也有人投入,亞帝芬奇曾受邀参與,所以略知一二.
2. 研發的目的是因於工業用鑽石供不應求,這些國家認知工業用鑽石形同戰略物資,許多精密工業仰賴鑽石甚鉅,所以嘗試自行製造. 當知道,全球天然鑽石產出 80%乃工業用,而且需求量年年加增. 15年前 珠寶等級的TTLB/ PK23 小鑽價格50元美金以下, 今天需付150元美金,這不是因為珠寶需求,而是因為工業用鑽石的交易商已經吃進商業珠寶等級區塊.
3. 有趣的是,人造鑽石技術看起來可行,但計算生產所耗用的能量(壓力及熱能)後,人造工業用鑽却比天然工業級貴50-100%, 而市場計單仍源源不絕.所以,從供需面來看,人造鑽不但不會影響天然鑽的價值,反而強化了天然鑽的稀有性.
另一方面,就本質而言,人造鑽永遠無法替代天然鑽. 各項物理性質化學性質或許能達到相同,但天然生成的結晶紋理就不是人造技術可複製的. 而此類的判別技術及設備早已不是問題,是各大鑑定機構的基本功了. 祖母綠就是最佳前例,10多年前人工培埴的祖母綠湧入市場,顏色,晶質,價格都勝過天然的, 但是,好景不常,不到二年就在市場消聲匿跡.
結論: 鑽石之所以受人推崇,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天然生成. 這是人類對大自然的天生情感連結;就如貼近海洋,高山,深林時,人們會感到喜悅和釋放.鑽石亦然,人們可能會"佩服"人造鑽的技術及努力,但不會感到"珍貴".所以,只要業者能忠心地告知消費者相關資訊(即透過專業鑑定,分辦天然或人工),那麼,我相信,天然鑽石的價值絕不會受影響.
PS: 人造技術愈進步, 專業又具信用的鑽石公司就愈重要,這就是亞帝芬奇一直強調"專業"的企業文化的原因。
- Apr 22 Tue 2014 13:35
鑽石Diamond-原石切磨程序, 每個步驟皆影響亮度與火彩!
為了將鑽石原石切磨成各種琢型的成品鑽石,必然按步驟實施一系列加工工序。一般而言,切磨加工鑽石有四個獨立的步驟,即標記(marking)、分割(dividing)、成型(shaping)和拋磨(polishing)。而這四個步驟缺一不可,緊密連接的,任何一個步驟的失誤,都會對鑽石的亮度火彩帶來影響,並且影響商業價值。
- Apr 22 Tue 2014 13:28
鑽石Diamond-甚麼是結婚戒與訂婚戒?如何配戴結婚戒與訂婚戒?
- Apr 22 Tue 2014 10:34
鑽石Diamond-原石的產出過程
- Apr 21 Mon 2014 18:33
鑽石Diamond-怎麼辦? 我的戒指會掉色?
所有的戒指成品的最後一道工序就是"電鍍",
這樣金屬表面才會產生"鏡面"的光澤。
一般市面上講"鍍18K"或是"包K金"的商品,
底金大都是K金之外的其他金屬(銀,銅,鎳....等等),外面再鍍上一層K金。
而所謂的K金,就是指底金(金屬的原料)是"K金",
同樣的外面還是要使用"電鍍"的工序鍍上一層K金,這樣戒台才會有鏡面的光澤。
表面那一層電鍍層磨損之後,就會跑出底金的顏色,
因為K金是黃金跟其他金屬的合金,所以底金會有一點偏黃。
越黃表示K金的成色越足。
台灣早期的K金算法跟全世界不太一樣,
台灣有分白K金跟K金,
其他地方只有K金,並沒有"白K金"這樣的名詞
白K金就是為了讓底金看起來比較白,所以會參入"金巴"金,而這個成份算K金,
也就是說,原本所謂的14K金,應該是含有14/24的純黃金,
但14"K白金"裡面大約只有12/24的黃金,還有2/24的"鈀"金(比鉑金更貴重)。
近幾年為了與世界接軌,又加上有驗成色的機械,
而且台灣的消費者又一定要18K的產品,(美國對K金的認定是8K,日本是14K)
所以很多工廠開始生產實際18k金數的產品,
所以電鍍層摩損之後,就會露出黃金的顏色。
經驗看來是3成金(8K)以上就會有點黃,
所以戒指變黃應該要開心,表示金子含量夠。
不過表面電鍍層的原料好壞(藥水),也會影響電鍍的耐損能力跟光澤。
消費者常常需求要18K,還要不退色。
但是怎麼樣都不會退的一定不是 18k。